

2023年01月13日
共享食物基金就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諮詢之意見
地區為本設置回收系統 獎勵惜食廚餘回收文化
強化精準分類回收宣傳 鼓勵捐贈食物免責扣稅
政府為配合推行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積極籌備最快今年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並開展了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為鼓勵市民減少家居廚餘,共享食物基金認為政府有必要將家居廚餘回收網絡,擴展至全港所有屋苑,在每區每個屋苑或屋邨的垃圾站,以及將陸續解散的互助委員會所釋出的辦事處單位,改作廚餘回收點,設置至少一部智能廚餘機或普通大型廚餘收集箱,每天收集,運送到小蠔灣O.PARK1(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處理,確保環境衛生。此舉相信可減少堆填區的負荷,而且亦可以培養市民將家居一般垃圾和廚餘分開收集處理的習慣,加深分類回收的印象。
惜食及廚餘回收減免垃圾徵費
本會亦建議政府設立獎勵機制,若惜食家庭能減少食物浪費,源頭減廢,已可減少垃圾徵費開支,若能分類回收廚餘達到某重量,更可憑積分換領指定徵費垃圾袋,等同豁免垃圾徵費,讓市民能節省金錢之餘,政府亦可達到減少都市固體廢物的目的,將廚餘運送到O.PARK處理。事實上,很多市民表示不理解垃圾徵費的細節,建議政府藉社區團體,再加強有關垃圾徵費的先導宣傳工作,讓市民更了解垃圾徵費的原意及運作的細節。
街市方面,在每個街市增設「可食用」及「非食用」的剩食及廚餘回收桶,解決商戶捐贈剩食予救食機構後,仍有小部分不可食用的廚餘,可透過廚餘回收桶,由承辦商每日派人接收送到O.PARK1處理,相信可以達致垃圾徵費的用意。而針對食肆商戶,政府可以在每區設置幾個大型的廚餘回收點,供食肆回收廚餘。另外,可為街市商販及食肆商戶設立積分卡獎賞制度,每次收到某個重量的廚餘即可享有優惠或回贈,藉此吸引業界回收廚餘。
為鼓勵救食機構為香港社區服務,建議政府在每區設置廚餘回收設施前,設立救食機構垃圾徵費豁免機制,以免救食團體因剩食部分未能安全食用而需棄置時,當區卻未有廚餘回收設施,因而需支付垃圾徵費,增加營運開支。而當每區均有廚餘回收設施時,則取消豁免。在澳洲,自2007年實施垃圾徵費,即為服務社區的團體提供垃圾徵費一半豁免,每個服務社區的團體的總補貼款額計算方法為:總棄置重量 x垃圾徵費率x 50%。社區機構需提交申請以申領補貼,減免垃圾徵費。
提供服務單位作社區惜食用途
同時,本會建議政府供環保惜食團體申請互委會單位,好讓中小型的救食機構在社區開設服務中心,回收分享仍可食用的食物,令它們變成廚餘前,成為街坊的食物,源頭減廢。救食團體藉這些服務中心,在社區宣揚惜食文化,減少廚餘的產生,從而對街坊就環保、分類、廚餘回收進行教育,提升市民對環保的意識,進而有效發展社區「綠領經濟」,才能長遠舒緩堆填區的負擔,並造就惜食減廢、環保互助的社區發展。
除了加強配套,政府有必要增撥資源加強宣傳及教育,藉此教育大眾正確回收的概念及說明垃圾徵費的用意。另外,從小學及中學著手,增撥資源在校園做正確回收教育,從小培養正確回收意識,長遠可延長堆填區壽命。
捐贈食物免責等同捐款可扣稅
為鼓勵食物供應商將快將到期但仍然可安全食用的食物捐贈而非丟棄,建議政府參考國內及歐美的做法。法國的《反食物浪費法例》要求超市將未售完但仍可食用的食物捐贈給慈善團體、餵養動物或製作堆肥;意大利修訂食物安全期限規範和稅務法,讓企業在捐贈食品的同時,能依比例抵銷垃圾處理稅;美國訂立《好撒瑪利亞人食品捐贈法案》,豁免出於良善意願的食物捐贈者承擔不必要的法律責任。在歐美多國,捐贈食物可享有稅務優惠,鼓勵市民及機構捐贈食物予救食機構,轉而分發給有需要人士,帶動食物捐贈量飊升,將資源重新分配,避免浪費,同時創造綠色經濟循環行業,又幫到有需要人士,惠及多方面。
事實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訂明「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廢棄、因不合理利用導致食品數量減少或者質量下降等」均為「食品浪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食品捐贈活動。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可以搭建平台,為食品捐贈等提供服務。」
共享食物基金是一個拯救剩食的慈善團體,旗下的食享香港,前身為早於2009年啟動的「食物分享計劃」,作為本港最早有系統地於全港多個地區的街市回收剩食的社區網絡,累積拯救10,291公噸原本棄置於堆填區的剩食,受惠者達880萬人次。我們與地區團體合作,於各自鄰近的街市及街區,每天把外觀欠佳、未能留至翌日,或因種種商業運作理由而未能售出,卻仍食用安全的食物回收、篩選,並設立制度分派予區內有需要的人士,對於市民環保方面的教育、幫助有需要人士提供食物、減廢等等方面,都有正面的積極影響,此舉亦成為政府後來提出的廚餘管理策略中重要一環,有助減少整體垃圾量。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香港來年經濟仍面臨挑戰,希望政府在編製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致力穩住和提振經濟,透過與惜食有關的相關措施,藉更佳善用剩食資源及處理廚餘系統,在各社區及屋苑設立先進廚餘回收設施,推行捐贈食物稅務寬減措施鼓勵捐贈剩食,創造更佳的綠色經濟環境,緩減市民和企業的壓力。
共享食物基金
2023年1月13日